原標題
仲愷高新區聚焦產業發展提質提效提速推動項目建設
“拼”盡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陽春三月,春光正好!3月17日,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惠州市推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仲愷站)暨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投產儀式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舉行。這是仲愷高新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精神,以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堅持制造業當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聚焦產業發展,高效推動項目建設,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的又一具體舉措。
如今,仲愷全區上下政企一心、奮勇爭先,“拼”盡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滿滿、決心篤定。在創新性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狠抓實體經濟和產業項目建設,奮力開創全面建設國家一流高新區新局面的奮斗歷程中,闊步前行。
仲愷高新區的交通四通八達。
拼優勢
“國字號”招牌增至18個
春光明媚日,奮進正當時。
2022年,仲愷高新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雙雙邁上新臺階。尤其是工業投資持續高增長,為仲愷高新區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事實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仲愷高新區的立區之本、強區之基,早已成為仲愷高新區各級各界的強烈共識。
“仲愷高新區始終堅守工業精神,聚焦產業發展不遺余力。我們堅持集中一切力量上項目、齊心協力抓項目!敝賽鸶咝聟^管委會副主任湯俊介紹,去年該區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0%和68%,R&D占GDP比重達7.73%。全區現有百億級企業8家,超十億企業47家,高企存量906家,規上工業企業965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2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仲愷高新區成功獲評省級“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特色產業園”、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國字號”招牌已增至18個,“拼”出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優勢都是“拼出來”的。2022年仲愷高新區新過會項目396宗,預計投資額895億元,投資強度、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等指標向國內一流高新區看齊。其中,完成落地項目357宗,預計投資額612億元,預計產值1386億元。引進了金籟科技等3家百億級制造業企業,旭硝子四期、中晟泰科等36宗項目動工建設,億緯動力、贛鋒鋰業等65宗項目竣工投產,大項目建設大突破,帶動了該區高質量發展大跨越,全區主要工業指標和工業項目建設效率評分分別排名全市第1名、第2名。
此外,該區工業標準廠房項目也是邊建邊招邊運營,且成效初顯——標準化廠房的不斷投入使用,為中小企業聚集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平臺。
仲愷高新區委書記吳獻民表示:“企業和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正是有大量像德賽矽鐠、億緯鋰能、海格云鏈、金籟科技以及中集智谷、港之龍等優質企業和項目的不斷加入、持續投入,才讓我們有了培育百億級企業、建設千億級平臺、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信心和勇氣,才讓仲愷高新區持續保持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
在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仲愷高新區的生活環境也日益優美。
拼做法
產業鏈上提質、空間上提效、服務上提速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湯俊表示:“仲愷高新區緊緊圍繞全市‘2+1’現代產業體系部署,繼續擔當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在產業鏈上提質、產業空間上提效、產業服務上提速”。
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
在產業鏈提質方面,仲愷高新區堅持精準施策,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四鏈協同,全力打造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能源電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具體舉措方面,在智能終端產業領域,堅持做大總量、提升質量,進一步強化優勢產業鏈,發力智能穿戴、智能家電等全屋智能終端,打造全國重要的移動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在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領域,緊跟軟件國產化戰略,把握鴻蒙發展的新機遇,推動產業逆勢擴張;在能源電子產業領域,借助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東風,加大對能源電子“光、儲、端、信”全鏈條的招商與培育力度,全力做大做強能源電子產業。在“光伏”領域,引進晶硅、逆變器企業;在“儲能”領域,引進鈉離子電池、做強鋰離子電池;在“終端”領域,引進5G設備、智能電網等板塊。同時,主動“建鏈”,補齊電子信息產業共性的需求,布局人工智能、激光與增材制造、現代服務業等板塊。
在產業空間提效上,仲愷高新區也有新辦法。仲愷高新區創新思路,分類施策,積極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的“全面突破”,東江、惠南科技園的“提質增效”,潼僑、惠環(西坑)村鎮工業集聚區的“升級改造”。
記者獲悉,目前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項目基本布滿、運營管理趨于成熟,園區形態初步呈現。目前已供地過萬畝,引進項目169宗,總投資超過600億元,預期年產值超過1300億元。智慧大道、惠橋快線全線通車,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運行,企業服務中心掛牌運作。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戶投產,促進了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形成“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趨勢,累計供應土地3504畝,引進項目93個,總投資773億元。這兩個市“3+7”產業園區正謀劃著全面的突破。
在“提質增效”方面,針對東江、惠南兩個科技園,該區繼續深挖潛能,積極盤活存量土地、低效廠房,實現挖潛增效,破解土地資源受限的困境。
東江科技園2022年發展勢頭良好,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3.54億元,增長39.1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67%;規上工業總產值近449億元,實現兩年翻一番;菽峡萍紙@2022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6億元,增長7.7%;規上工業總產值312.55億元,增長18.11%,突破300億大關;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總數4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信用園區建設獲評全國優秀應用示范案例,營商環境日益向好。此外,仲愷高新區還將按照“一年全面啟動,三年攻堅推進,五年基本完成”的戰略目標以及“萬畝千億”的要求,對潼僑、惠環(西坑)2個村鎮工業集聚區進行升級改造,推動老舊工業區煥發新活力。
在產業服務提速方面,仲愷高新區將落實“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要求,實施“一個攻堅,兩業融合,三大工程,五外聯動”的“1235”行動,當好金牌“店小二”,為企業提供最優服務。開展一個攻堅年,圍繞新落地項目總投資700億元、年產值1700億元目標,開展“全域、全鏈、全線”招商。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重點推進數字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在全產業鏈的應用,新增89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開展超百場“大手牽小手”產業鏈沙龍活動。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力爭新增上市企業2家、掛牌企業3家。實施工業穩增長、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梯度培育三大工程,從落地、動工、投產全過程開展服務保障。發揮廣東自貿區惠州聯動發展區優勢,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等“五外聯動”組合拳,推動通關、貿易、投資便利化。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機制,構建優質、高效服務體系,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現代化園區,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企業服務中心于2022年8月成立。作為向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落戶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專門性機構,企業服務中心由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統籌運作,在起步區集中配套(二期)駐點辦公,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整合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實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檔”,一站式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我們將繼續深入踐行‘店小二’服務理念,以開展‘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年’活動為主抓手,用心、用情、用力為區內企業項目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優質、更加暖心的服務,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竭盡所能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讓企業安心投資仲愷、扎根仲愷、共享仲愷!眳谦I民說。
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拼園區
中集項目:投資方100%為規上企業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走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必須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集中資源、集中精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和“3+7”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向園區集聚,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中配置,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在新一輪區域競爭、市場爭奪中搶占先機。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今年2月,仲愷高新區委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重大產業園區,結合市“3+7”產業園區工作部署,因地制宜推動片區建設。位于仲愷高新區瀝林鎮的中集項目(一期和二期)就是其中一個重大產業平臺。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近100萬平方米,首開區實現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竣備以及當年交付投產,跑出了仲愷園區建設的“加速度”。其中,中集項目一期打造光電顯示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中集項目二期打造新材料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中集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依托仲愷高新區在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產業方面的優勢,整合國際國內無線充電、燃料電池電控、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等領先的科技項目資源,以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計劃打造成為以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電子信息為核心產業的專業化高端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已簽約企業62家,已投產的企業28家,正在裝修的企業29家。
“項目預計2023年全部投產,簽約企業年產值45億元,年稅收1.5億元;2023年50%入園企業上規納統,2024年100%入園企業上規納統!敝賽鸶咝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中集項目(二期)計劃打造成為以智能裝備、衛星互聯網與北斗+、應急安全和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產業的專業化高端產業園區。
經過近2年產業招商,中集項目(一期和二期)已引進90家深莞優質制造業企業落戶惠州,總部整體搬遷至惠州超55家。在已簽約企業中,投資方100%為規上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占70%以上,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2家,占比60%,專精特新企業10家,占比11%,其中3家企業啟動了上市計劃。
“我們將培育入園企業100%獲批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被葜葜屑椖肯嚓P負責人介紹,入駐企業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吸引人才超2萬人。
拼項目
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 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96億元
產業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頂梁柱”。今年2月,仲愷高新區委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引建,要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當天投產的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項目,是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約70億元打造“國際化新能源生態產業園”的一個部分。該項目位于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目前已有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工廠投產運營,配套工廠項目計劃于2023年5月建成投產運營。
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項目,投資總額逾31億元,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生產動力電池,預計實現年產能12.5GWh(吉瓦時,也稱千兆瓦時),預計年產值超96億元,直接帶動就業1600人。
其中,第三十工廠生產乘用車方形鐵鋰電池,1年時間即建成投產;第三十一工廠生產方形三元電池,用時僅8個月即竣工投產。上述兩工廠年產能可配套18.4萬臺純電動乘用車,進一步提升了億緯鋰能在乘用車市場的交付能力。
記者獲悉,2022年億緯鋰能實現營業總收入363.05億元,同比上升114.82%。
根據公司戰略規劃,預計公司整體營收在2024年達到1000億元。
據統計,億緯鋰能鋰原電池在全球智能表計與智能交通領域應用數量超過17億只,自2016年起連續7年銷售額及出口額位列國內第一。億緯鋰能鋰亞電池于2022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根據行業機構數據,2023年1月在動力電池領域,億緯鋰能動力電池裝機量躍居全國前四、全球前十,商用車市場新能源專用車、卡車、客車裝機量均進入全國前二。在儲能電池領域,億緯鋰能2022年銷量位居全球前三。
記者獲悉,仲愷高新區在建項目港之龍科技園項目,是港之龍集團在大灣區開發的100%自持產業園區項目,項目定位為“瞪羚企業培育基地”,主要以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超高清視頻顯示為三大主導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激光與增材制造等多產業輻射融合發展。
該項目占地面積近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0億元,計劃于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預計完成招商并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40億元以上,年納稅達1億元以上,為當地提供約15000個就業崗位。目前通過港之龍的產業私域流量招商,已經達成近10萬平方米的租賃意向,行業為先進制造、半導體、新能源及智能裝備,核心產品主要為可調式晶振、物聯網模塊、固態納米鈉電池及安防監控設備等,意向入駐企業年總產值可達20億元。
新能源產業聯盟助力高質量發展
3月17日,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在仲愷高新區正式揭牌成立。當前,我市新能源產業以新能源電池為主,產業基礎較好,亦保持較快增速。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較完善的“電池制造設備-電池材料-電芯-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產業鏈,2022年擁有規上企業79家,是全市重點謀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預計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7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25%。通過成立惠州新能源產業聯盟,將聯合新能源產業各方力量,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行業應用、產業發展,有助于惠州市構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全產業鏈生態,助力惠州加快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惠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