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區教育局扎實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今年預計增加公辦學位1萬個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為惠城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惠城教育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惠城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日前,“二十大精神在惠城——‘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惠城區教育局,惠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楊小勇表示,嚴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加大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辦學品質,扎實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致力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區教育局在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方面打出“組合拳”。
去年新增公辦學位10740個
就群眾對教育多樣化、優質化的新期待、新需求,惠城區聚焦“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的辦學理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容”。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我們的使命!睏钚∮抡f,惠城區教育局積極整合資源、優化布局,一方面大力增加公辦學位供給,另一方面規范民辦義務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
“增量”是近年來惠城區義務教育發展的重頭戲,去年,惠城新建、擴建6所學校,新增公辦學位10740個,并統籌安排1610萬元支持4個教育強鎮復評。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惠城計劃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66150個,其中2023年擬新建、擴建金峰學校、金石學校二期等4所公辦學校,大力挖掘公辦學校學位潛能,預計新增公辦學位1萬余個,讓越來越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方面,將加強辦學管理,不斷提升民辦學校辦學質量;繼續通過優化積分入學方式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提供公辦學校學位,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機會。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在推進公益、普惠的同時,惠城區教育局充分發揮示范園龍頭作用,引導優質公辦、民辦園開展集團化辦園及“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接下來,還將繼續放大區域內優質幼兒園的輻射引領作用,實現幼兒園之間資源共享、聯研聯培、優勢互補,不斷推動學前教育走向優質均衡,寫好“幼有優育”答卷。
上好思政課打造立德樹人“風景”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和根本問題!拔覀兙o緊扭住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將思政課擺在重要位置!睏钚∮卤硎,將推動“一校一品”的“盆景”變成立德樹人的“風景”。
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推動黨組織書記、校長帶頭講黨課、上好思政第一課在教育系統落地開花;“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巴南螯h”“書香校園”“法治進校園”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陸續開展……
“近年來,通過五育并舉,全區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升!睏钚∮抡f,接下來,惠城區教育局將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鍛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健全學校美育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不斷增強德育工作時代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成立區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惠城區教育局堅持教育硬件軟件兩手抓,在優化教師隊伍、落實“雙減”政策、完善齊抓共管機制方面持續發力,用心用情用力辦好人民更加滿意的教育。
筑牢教育主陣地,師資是關鍵。去年,區教育局招聘在編教師1130名,推進“區管校聘”改革工作,完成教師交流輪崗384人。接下來,區教育局將在區統一部署下,繼續開展“‘惠’聚優才”招聘活動,多渠道引入名優教師、名班主任、骨干教師及高校優秀畢業生等,擴充師資隊伍。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區教育局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益方面打出“組合拳”。以去年為例,優化課后服務,修訂課后服務工作方案,遴選34家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機構“白名單”,嚴格規范學校引進第三方機構參與課后服務。
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齊抓共管機制。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社會資源和校園周邊建設工作的重要作用,成立區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建家庭教育宣講團,開展全區中小學“家校共育示范!眲摻ɑ顒,繼續推廣市家校共育學習平臺“惠家教”APP。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周文媚 黃勝海 陳瑋 鄭俏杰